中文版
ENGLISH
用户名:
密  码:
 
名称搜索:
规格搜索:
 

季羡林的一生
发布日期:2010-05-13  点击次数:1627 双击自动滚屏,单击停止

冷铁刺人的真实感

    就像评论家老愚所说的,这是一本真实得近乎残酷的书。我是一个读历史的,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学术大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可能会猜测它的内容。季羡林给大家这样一种形象:一个百岁老人,一直很勤奋,学识很渊博,但又土里土气,这种形象在大家心理是根深蒂固的。所以,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象我这种不太爱看闲书的人,我也会去翻翻,我想知道季羡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是看到了一个器皿,觉得它是一个像紫砂壶这样一个东西,摸上去应该有一点温润的感觉,倒出来的茶也是清香的。你有这种期盼。但真正看了这本书之后,你就会感觉,这个茶壶好象跟你原来这个视觉的感受有很大的差异,就觉得它绝对是一个冷铁,突然之间你会想弹开,感觉到触到了一个跟你原来预想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它不是那么美好,但好象又很真实。

    你之所以觉得它不美好不舒服的原因就是,你觉得它是真实的。如果说你看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但你觉得它是在造假是在诋毁,其实你不会有那么大的难受,就是因为你只不过觉得这是一个人在诋毁另外一个人。但因为恰恰它是真实的,或者你能感受到这种真实,你才会觉得特别不舒服。倒出来一杯冰冷苦涩的茶,那绝对是没法喝的。这本书给我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每个伟人都有两面,季羡林是一个很正常的人

    这本书记述了一个跟父亲长期有隔阂、最后断绝关系的这样一个儿子,对父亲的一个回忆。从这些内容里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东西。每一个伟人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有些可能是更加温情的东西,比如说邓小平,他作为一个领导人,他的家庭是比较完整的,相对来说是比较顾家的。彭德怀可能在他领导人的背后,是一些孤家寡人的东西。而毛泽东可能更多地让我们感觉跟他的伟人身份不契合,但是你也可能去理解的一些东西。其实,可能在伟人的前台,每个人都有他的政治性和政治故事,他们有很多故事是相似的,但他们背后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故事差别是非常大的。

    季羡林对学问是那么投入,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包括他的谦和,包容这些东西,都给了这个国家和社会,他留给他的家庭的就完全是另一种东西。他的家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他的儿子,从中感受到一个巨大的反差。我觉得这本书整个充满了怨忿,即使是在书的后半段,描写了他跟父亲八个月的所谓“天伦之乐”。我认为这本书是烂书的原因就是,他写了这八个月,以及他这八个月的行为。

    作者是带着一种怨忿来写这本书的。就是怨父亲没有给他母亲真正的爱,没有给他这个家庭没有给他跟他姐姐一种爱。其实,这本书里季羡林被他儿子描述为无情、吝啬、寡义之人,用老愚的话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但如果我们不从一个伟人的角度去看,他仍然是一个普通人——就是他没有超出普通人所具有的缺点,没有什么恶的行为。比如喜欢养猫,不顾家庭成员的感受,爱书,就不愿意借书给别人等等。但他有很高尚的地方,他不借书,但他会买一本书给人家。这就证明他爱书是爱得有道理的,他是怕书的流失。我觉得这是爱书者的一种优点。包括相机,他儿子当初问他借照相机,他说不借,但是过一段时间,他就跟儿子说,他情愿去给儿子买一部相机。这种东西我觉得应该是美谈,但在他儿子心目当中,却认为是一种不可接受的怪癖。  

                               有大爱者舍小爱

    人都有两重性,既有他的公共性,也有私有的部分。所以有时候,恰恰是公共性最强大的,他在私有的部分往往能给予的东西就很有限。这个有限我们看得多了,为国家献出什么,往往对家庭都是不顾的。但季羡林不是这样,他思考的问题是整个世界,是西方跟东方学术的这种差别,是中国古代跟现今的一种学术的沟通,他脑子里想的很多的是所谓的大爱大国,所以在这种时候,他可能会对家庭有一些冷淡和疏忽。但这种冷淡和疏忽显然在子女的心目当中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解读是,我没有从父亲这边获得一种爱,但是,因为我的父亲给这个社会有超出很多其他父亲所不具备的这种贡献,这种大爱的付出,他是我的父亲他跟我有关系,我会因此感到骄傲的。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不能说,很多这种小孩写父亲的传记都充满了虚伪。不过,我觉得季承可能更真实,或者他更自我。他认为不管你季羡林给了这个社会多大的东西,只要你没给我我就不开心,所以他是一个真小人。你真小人你就真嘛,但你要拿出来晒,我就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

    可以说,这本书怨到了极致。季羡林这一辈子,基本上没有获得过父母的爱,寄人篱下之后,也没有获得叔父的爱,从小就感觉被歧视,被冷落。他喜欢的姑娘恰恰也得不到,得到的是自己不喜欢的。我觉得,在童年和青少年这个过程当中,他是完全没有得到爱的。一个完全没有得到爱的人,也是往往不太善于给别人爱的,我觉得这个理由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而且,季羡林是一个不懂得满足自己欲望的一个人。一般而言,一个人受到歧视或者冷落的时候,他可能会去想办法获得补偿,但另外一种人的性格是,当他自己获取不到爱的时候,他就觉得社会的爱就是这样一种稀释度,就是我可以给别人的话,也不要在很多具体的方面去关注别人,给人以温暖,他认为,别人没给过我,可能世界上就是不存在这种东西的,或者就是说,他也可以不用给别人去付出,或者他就没学会过怎么去去温暖别人,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他对自己的孩子就没有什么感情,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一种事情。  

                        季羡林其实是一个道德君子

    但是这种东西到了季承这边,我觉得他们父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季羡林的继叔母“老祖”是家庭的支柱,但季羡林对她只有理性的回报,因为他十几年在海外,没有感觉到这种母性给他带来的爱和关注,他只是一种感激。包括跟他的妻子,他们之间没有爱,没有相互之间的这种既有妻性,也有母性的这种感觉,他是没有感觉到的,十几年没有感觉到的。而且从季羡林本身来讲,他可以获得教授的工作,可能获得德国少女的这种爱,但他都没有接受。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他认为自己是有道德准绳的,他觉得要回家。

    季羡林以前在别的地方也曾经写过,有些事情你必须这样做,就是做人你就必须要这样做的,你要不这么做你就不能算一个人。对他来讲,做人的标准就是说,我可以不爱,但我不能没有责任;我可以不要爱,但我不可以不付出责任;我可以自己不享受,但我不能不付出我应有的责任。从他回国,包括回来之后一定要给家里寄钱,都已经体现出来了。他就觉得我可以给老婆钱,不应该跟老婆离婚,——在那个时代跟太太离婚太正常了,但他不离,这种东西在很多人来讲,是美德,而且应该讲,他已经超乎常人的东西,但这种东西可能在他儿子的角度,就可能觉得,要么你干脆爱我母亲,要么干脆就别爱了,你干脆离婚。但你想,他要跟德国女人去混了,他就不回来了,他对整个家庭赡养的责任就失去了,这个家庭根本就支撑不下来了。因为他两个孩子读书,都是跟季羡林回北大教书,有了一份稳定的收益是有关系的。在这种角度上,他父亲曾经牺牲和克制了自己的欲望,然后为家庭——我先不说他为国家,为家庭所承担的这种责任,是季家,包括后来他两姐妹到北京读书怎么样,我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可能在季承眼里,认为这些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恰恰这种感情的东西他没有得到,所以有时候,你得到的东西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你没得到的东西你认为是应该得到的。

                           一切都是父子之间人格的巨大差异造成的

    所以,父子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季承从小恰恰是在自己一个伟大的、敦厚的母亲,以及一个非常能干的,能支撑这个家庭的叔祖母的照顾下,他是在女人的呵护下,关注下,以及父亲的经济资助下成长的,所以他认为回报的很多东西他有感性的成分,所以他跟季羡林最大的差异就在这方面,他认为父亲应该给他象他母亲跟叔祖母一样的那种回报。这种怨气来源于他所认为的一种无情,就是父亲对他的无情:有物质,有责任,但就是没有情。所以,整篇表达的就是这种无情。反过来,也激发了他对父亲的一种无情。季承的所作所为,绝对是一个无情的儿子的行为。可以跟父亲争吵,在父亲年纪那么大的时候断绝关系,包括父亲过去之后他也可以照样说,你们所说的季羡林是什么国学大师,我就不认。我就不认为这样的人,我也不知道他伟大不伟大,这是一种无情,是一种极端的无情。父亲十几年住在医院里,他是没有看过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借口都很烂,其实就是一种无情。他跟父亲之间有冲突,有些东西说白了可以说很真实,但是这种真实都是他可以截取的那部分,也许不是全部,肯定不是全部。

    再跟父亲有怎么样的冲突,他至今也说不出父亲一些特别比如说令人发指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在中国这个社会里,没有人会去指责父亲,但是有很多人可能会去指责儿子的所作所为。而且他是跟保姆结婚的,这个保姆是季羡林的保姆,照顾他爸的,然后他搞上了。所以季羡林跟儿子之间最终冲突反目为仇,就是说,他说他爸对于他跟保姆好上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他自己的看法。你说季羡林这么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欲望,就是他完全可以跟一个他不爱的女人一起生活不离婚的学者,然后能够经得起那么漂亮的,然后能跟他在一起相濡以沫,能够为他打字,这种德国的一个女孩,他是一个能够这么克制欲望的人,他怎么会对儿子跟自己的妻子离婚,所以我肯定认为这些东西,这个父子绝对是差眼了吧,一个是在国外的状况下成长,然后自己也没有学会去爱,只能在琐碎的爱曾只会大爱不会小爱,一个可能是在两个女人的照顾下长大的,可能只会小爱不会大爱,所以这是他们之间很大的一种冲突。所以他认为他父亲的无情,导致了他的无情,所以整个的冲突是无情对无情的冲突。

    有一句话叫作:哀,莫大于心死。怨,莫过于无情。所以整部书就是一部怨书,这部怨书就来源于无情。所以我看完了这本书,觉得很残酷。一个伟人,一个为社会贡献很多的人,他一定可能对家庭有亏欠,而这种亏欠就在于后人的那种看法。就是说,往往可能是一个年轻小孩子的时候,他可能会认为父亲的这种亏欠使他觉得不可忍受,但一旦他提升到一个成熟的时候,他能够按照一个国家,按照一个全球,按照一个学术的领域的观点来看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被亏欠,可以在别的地方付出的意义来得到补偿,但是季承这么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他至今都没有成熟,他仍然象一个没有吃到奶的哇哇叫的小孩在叫。   

      这本书有企图

    你会发现,最后八个月的故事,包括他对那个李玉洁等等这些人,因为其实我是认为就是说,他认为李玉洁是隔断他跟父亲之间关系,这简直是开玩笑!你是你父亲合法的儿子,你还会看不到你父亲?你真要去看,还会被棍子打出来?那季羡林真要拿棍子打你的话,可见你对你父亲做了多大忤逆的事情。这些事情我觉得都是借口。而且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这个女人也照顾了他爸十几年,到最后中风了。我觉得从这个人的角度来讲,只要跟他不和了,就你明显看到两个人在吵架,或者这个人在跟很多人吵架,想要跟他吵架的人他都是没有逻辑的对错,没有任何的宽容和理解,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永远是站在他这个角度来看,而且我最不想给这本书做书评的原因就是说,因为这本书的目的太明显了。

    接下来他肯定要跟北大打官司了,这本书是为官司做铺垫的。他把写整个这个烂书的目的掩饰得非常的烂。季承他不应该去揭这个疮疤,他揭了所谓目的对这个社会没有意义,他是通过写跟季羡林,也把自己的人生也表述一下,但没有人会关心季承的故事,大家都是因为季羡林的故事才去听他的讲述。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整个过程他揭示季羡林所谓鲜为人知的东西,到底要告诉这个社会什么呢?难道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有必要需要一个完整的或者有点怪癖的或者对儿子有冲突的这么一个季羡林吗?没有必要。就象一个萝卜,生长出来之后,你硬是把它拔出来之后,把泥洗干净把根切掉才去吃的,没有人说,因为我要一个真实的萝卜,所以我要把它的根和泥一起吃,没有这个必要。他在这本书里面,所有的所谓成立的理由就是说,我给你真实的季羡林,因为你们只知道他是国学大师,我给你其他的,无非是说,你吃的这个萝卜不完整,我要把它的根和泥一起给你。

    本书如果说有什么价值,这个价值就给我再一次触摸到了人性当中比较冰冷的丑陋的一面,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伟人,我觉得这本书给我一种东西就是说,都是负面的,就是说,伟人有他悲哀的一面,就是季羡林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败,就是季承。

信息来源:  文章作者:佚名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上一篇:路盛框业纪念汶川大地震2周年  (2010-05-12)
下一篇:聚苯乙烯亚洲走高  (2010-05-17)

 
版权所有:山东路盛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基地:山东省临沂市工业园
电 话:8360963 8353601 3100810 15266697188 传 真:8943869
E-mail:lusheng686@163.com 邮编 :276000 
销售一区(山东区域):8353601 销售二区(蒙赣冀粤):8360963  销售三区(豫皖浙吉):15725789566
 销售四区(苏沪川贵):15725789599 销售五区(晋湘闽鄂):15725797920  销售六区(黑津济南):18854969909
销售七区(陕甘青京):18854921219 销售八区(辽桂滇宁):18854969909 
本站基于新网网络CMS管理系统平台开发  技术支持:新网网络  管理进入